近空间高速流场环境小目标探测分析与试验 | |
其他题名 |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of small target detection in high speed flow field of near space |
郭惠楠![]() ![]() | |
作者部门 | 飞行器光学成像与测量技术研究室 |
2022-12 | |
发表期刊 | 红外与激光工程
![]() |
ISSN | 1007-2276 |
卷号 | 51期号:12 |
产权排序 | 1 |
摘要 | 随着空间安全与应用探索的不断深入,近空间飞行器目标探测效能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光学成像探测能够直观反映目标的形态、光谱与运动特性等多维度信息,因此成为空间探测感知的重要手段。在近空间大气密度、气压、对流等条件作用下,导致高速飞行器光学探测设备成像质量与探测性能衰减。采用以成像系统、大气传输系统和目标背景系统为要素的目标探测分析模型,根据气动光学效应理论,建立高速流场气动光学效应评价方程,对深空、近地等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成像探测分析。设计了高速流场环境下目标探测地面验证试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针对空间高速飞行目标,采用900~1 700 nm谱段短波红外探测器配合厚度10 mm以上石英窗口,对尾焰目标辐射具有良好观测效果;通过降低探测设备曝光时间、优化曝光控制策略及选用光学带通滤光片等方式,能够有效抑制背景杂光与气动光学效应影响。 |
关键词 | 近空间 目标探测 气动光学效应 高速流场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7417340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96470 |
专题 | 飞行器光学成像与测量技术研究室 |
通讯作者 | 马迎军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通讯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郭惠楠,马迎军,王华,等. 近空间高速流场环境小目标探测分析与试验[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12). |
APA | 郭惠楠,马迎军,王华,&彭建伟.(2022).近空间高速流场环境小目标探测分析与试验.红外与激光工程,51(12). |
MLA | 郭惠楠,et al."近空间高速流场环境小目标探测分析与试验".红外与激光工程 51.12(202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近空间高速流场环境小目标探测分析与试验_(1731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限制开放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惠楠]的文章 |
[马迎军]的文章 |
[王华]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惠楠]的文章 |
[马迎军]的文章 |
[王华]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惠楠]的文章 |
[马迎军]的文章 |
[王华]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