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 OpenIR  > 半导体激光器专利数据库
融合超声成像、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一体化多模态成像方法及其系统
其他题名融合超声成像、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一体化多模态成像方法及其系统
曾吕明; 刘国栋; 杨迪武; 纪轩荣
2013-04-17
专利权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公开日期2013-04-17
授权国家中国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便携式多模式成像方法及其系统,该系统由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信号发生器、锁相放大器、光电探测器、光纤耦合器、发光二极管、信号处理器、三维平移台、光纤、透镜组、反射镜、分色镜、光路外壳和样品台构成,可实现单独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或组合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多模式成像。本发明将光声成像系统小型化,并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组合成为一体化便携式系统,实现了两种模式成像的一体化、小型化和实用化。
其他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便携式多模式成像方法及其系统,该系统由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信号发生器、锁相放大器、光电探测器、光纤耦合器、发光二极管、信号处理器、三维平移台、光纤、透镜组、反射镜、分色镜、光路外壳和样品台构成,可实现单独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或组合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多模式成像。本发明将光声成像系统小型化,并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组合成为一体化便携式系统,实现了两种模式成像的一体化、小型化和实用化。
主权项一种融合超声成像、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一体化多模态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光二极管(1)发射的脉冲激光经上透镜(19)、分色镜(22)和下透镜(20)聚焦后照射在样品(25)上激发出光声信号,超声传感器(10)接收光声信号,经由开关电路(9)和预处理电路(6)后采集进计算机(5);脉冲电压发生器(8)发射的脉冲电压经开关电路(9)施加到超声传感器(10)上激发出超声信号,超声信号穿过样品台(24)辐射到样品(25)上并反射回,超声传感器(10)再接收超声回波信号,经由开关电路(9)和预处理电路(6)后采集进计算机(5);发光二极管(2)发射的弱相干激光由二路光纤(13)导出,经光纤耦合器(16)分成两路,其中一路光为探测光由三路光纤(14)导出,经侧下透镜(17)、分色镜(22)和下透镜(20)聚焦后照射在样品(25)上,反射后经下透镜(20)、分色镜(22)、侧下透镜(17)、三路光纤(14)、光纤耦合器(16)和四路光纤(15)后照射在光电探测器(3)上;发光二极管(2)发出的弱相干激光经二路光纤(13)和光纤耦合器(16)后的另一路光为参考光,经一路光纤(12)和侧上透镜(18)照射在反射镜(21)上,反射后经侧上透镜(18)、一路光纤(12)、光纤耦合器(16)和四路光纤(15)后照射在光电探测器(3)上;反射回的探测光和参考光相干后的干涉光被光电探测器(3)检测到,经锁相放大器(4)后采集进计算机(5),实现超声成像、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单独或任意组合的多模态成像。
申请日期2012-12-21
专利号CN103048294A
专利状态失效
申请号CN201210561449.6
公开(公告)号CN103048294A
IPC 分类号G01N21/45 | G01N21/31 | G01N29/09 | G01N29/028
专利代理人施秀瑾
代理机构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文献类型专利
条目标识符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63480
专题半导体激光器专利数据库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曾吕明,刘国栋,杨迪武,等. 融合超声成像、光声成像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一体化多模态成像方法及其系统. CN103048294A[P]. 2013-04-1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CN103048294A.PDF(613KB)专利 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曾吕明]的文章
[刘国栋]的文章
[杨迪武]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曾吕明]的文章
[刘国栋]的文章
[杨迪武]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曾吕明]的文章
[刘国栋]的文章
[杨迪武]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