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构表面赋能光学微操控技术(特邀) | |
其他题名 | Metasurfaces-Empowered Optical Micromanipulation (Invited) |
徐孝浩1,2; 高文禹1,2; 李添悦3,4; 邵天骅3,4; 李星仪5![]() ![]() ![]() | |
作者部门 | 瞬态光学研究室 |
2024-03 | |
发表期刊 | 光学学报
![]() |
ISSN | 02532239 |
卷号 | 44期号:5 |
产权排序 | 1 |
摘要 | 光学超构表面凭借其小型化集成化的优势和对光场出色的调控能力,近年来已被深入应用于光学微操控技术研究,这标志着该交叉领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地,由于超构表面的尺寸在亚波长级别,具有被光场驱动从而产生机械运动的潜力,这一特性为新一代光驱动的人工微机器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本文依次从光学微操控的基本原理和超表面的相位机制出发,详细回顾了基于超构表面的多种微操控器件,包括超构表面光镊、多功能微操控系统、超构机械等,并结合微纳结构的拓扑光学性质,对拓扑光操控等新奇效应进行了探讨。最后,本文展望了超构表面微操纵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 |
关键词 | 超构表面 光学微操控 光镊 光子力学 |
DOI | 10.3788/AOS231748 |
收录类别 | EI |
语种 | 中文 |
EI入藏号 | 20241215789339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97284 |
专题 | 瞬态光学研究室 |
通讯作者 | 王漱明; 姚保利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4.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5.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通讯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徐孝浩,高文禹,李添悦,等. 超构表面赋能光学微操控技术(特邀)[J]. 光学学报,2024,44(5). |
APA | 徐孝浩.,高文禹.,李添悦.,邵天骅.,李星仪.,...&姚保利.(2024).超构表面赋能光学微操控技术(特邀).光学学报,44(5). |
MLA | 徐孝浩,et al."超构表面赋能光学微操控技术(特邀)".光学学报 44.5(202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超构表面赋能光学微操控技术(特邀).pd(2321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限制开放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徐孝浩]的文章 |
[高文禹]的文章 |
[李添悦]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徐孝浩]的文章 |
[高文禹]的文章 |
[李添悦]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徐孝浩]的文章 |
[高文禹]的文章 |
[李添悦]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