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CAS
基于脉冲功率合成技术的宽微带分幅成像驱动技术研究 | |
其他题名 | Research on Driving Technology of Wide Microstrip Amplitude Division Imaging Based on Pulse Power Synthesis Technology |
魏师铎1,2,3; 缑永胜1,2,3![]() ![]() ![]() ![]() ![]() | |
作者部门 | 条纹相机工程中心 |
2023-09 | |
发表期刊 | 光子学报
![]() |
ISSN | 10044213 |
卷号 | 52期号:9 |
产权排序 | 1 |
摘要 | 针对行波选通分幅相机超宽画幅驱动需求,基于宽带多节威尔金森脉冲功率合成方法,设计了一款高压驱动脉冲源。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仿真软件对脉冲功率合成电路进行了仿真,系统分析了端口驻波比、插入损耗、端口隔离度、幅相一致性等参数。根据仿真分析完成了脉冲功率合成电路研制,验证系统最终能够利用8路峰值电压为1.3 kV左右、脉冲宽度为3.5 ns左右、脉冲前沿在600 ps左右的单路脉冲合成峰值电压超过3.2 kV的高压脉冲,脉冲宽度在3 ns以内,脉冲前沿在600 ps以内。脉冲频谱范围在300 MHz到3 GHz范围内的两路合成效率为83.5%,特定频率下为88%,八路脉冲合成效率为58%,特定频率下可以达到68%。通过该电路合成的高压脉冲可用于驱动宽20 mm、长95 mm、等效阻抗6Ω左右的微通道板实现选通成像,验证了基于宽带多节威尔金森电路实现脉冲功率合成,提高分幅相机驱动脉冲功率的可行性。目前基于该技术的高压驱动脉冲源已应用于I-MCP1.0型分幅相机。 |
关键词 | 分幅相机 超宽带脉冲 脉冲耦合 威尔金森功分器 超宽画幅 功率合成 微通道板 |
DOI | 10.3788/gzxb20235209.0932002 |
收录类别 | EI ; CSCD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7580245 |
EI入藏号 | 20234014834323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96817 |
专题 | 条纹相机工程中心 |
通讯作者 | 缑永胜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快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通讯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魏师铎,缑永胜,杨阳,等. 基于脉冲功率合成技术的宽微带分幅成像驱动技术研究[J]. 光子学报,2023,52(9). |
APA | 魏师铎.,缑永胜.,杨阳.,冯鹏辉.,刘百玉.,...&杨懿豪.(2023).基于脉冲功率合成技术的宽微带分幅成像驱动技术研究.光子学报,52(9). |
MLA | 魏师铎,et al."基于脉冲功率合成技术的宽微带分幅成像驱动技术研究".光子学报 52.9(2023).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基于脉冲功率合成技术的宽微带分幅成像驱动(5160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魏师铎]的文章 |
[缑永胜]的文章 |
[杨阳]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魏师铎]的文章 |
[缑永胜]的文章 |
[杨阳]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魏师铎]的文章 |
[缑永胜]的文章 |
[杨阳]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