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极轨天文台 | |
邓元勇1,2; 周桂萍1,2; 代树武3; 王颖3; 冯学尚4; 何建森5; 姜杰6; 田晖5; 杨尚斌1,2; 侯俊峰1,2; 颜毅华2,4; 甘为群7; 白先勇1,2; 李乐平1,2; 夏利东8; 黎辉7; 苏杨7; 熊明4; 张也弛3; 朱成林3; 林佳本1,2; 章海鹰9; 陈波10; 何玲平10; 封莉7; 张红鑫10; 孙明哲8; 张爱兵2,4; 陈林杰2,4; 谭宝林1,2; 张哲7; 杨建峰11![]() | |
作者部门 | 月球与深空探测技术研究室 |
2023 | |
发表期刊 | 科学通报
![]() |
ISSN | 0023-074X |
卷号 | 68期号:4页码:298-308 |
产权排序 | 11 |
摘要 | 太阳极轨天文台利用高轨道倾角(≥80°)和小椭偏率轨道,将首次实现正面对太阳极区磁场和速度场高精度成像观测,结合多波段遥感和原位测量,为解决太阳磁活动周起源的世纪难题提供决定性观测,为破解“原始”高速太阳风的起源效应之谜提供直接观测支撑,为理解日球层整体结构突破性创建数据驱动的日球数值模型.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7407860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96492 |
专题 | 月球与深空探测技术研究室 |
通讯作者 | 邓元勇; 周桂萍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3.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4.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5.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 7.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8.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9.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10.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1.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邓元勇,周桂萍,代树武,等. 太阳极轨天文台[J]. 科学通报,2023,68(4):298-308. |
APA | 邓元勇.,周桂萍.,代树武.,王颖.,冯学尚.,...&汪景琇.(2023).太阳极轨天文台.科学通报,68(4),298-308. |
MLA | 邓元勇,et al."太阳极轨天文台".科学通报 68.4(2023):298-30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太阳极轨天文台_邓元勇 (1).pdf(2179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限制开放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邓元勇]的文章 |
[周桂萍]的文章 |
[代树武]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邓元勇]的文章 |
[周桂萍]的文章 |
[代树武]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邓元勇]的文章 |
[周桂萍]的文章 |
[代树武]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