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杂散光特性与抑制 | |
其他题名 | Stray Light Characteristics and Suppression in Space-borne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Interferometer |
李俊杰1,2; 孙剑1; 赵珩翔1; 畅晨光1,2; 傅頔1,2; 赵昊1; 白璐3; 冯玉涛1![]() | |
作者部门 | 光谱成像技术研究室 |
2022-11 | |
发表期刊 | 光子学报
![]() |
ISSN | 1004-4213 |
卷号 | 51期号:11 |
产权排序 | 1 |
摘要 | 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通过探测气辉光谱测量中高层大气风场,为降低低层大气背景辐射的影响,需要设计杂散光抑制结构。以基于500 km轨道高度的卫星平台对60~90 km高度的中层大气风场探测为例,选取典型气辉辐射强度与大气背景辐射,依据不同高度下大气背景辐射强度变化,结合光学系统参数设计遮光罩。仿真分析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系统内部产生杂散光的关键面,设计杂光抑制结构,并评估干涉仪非工作级次能量对成像造成的影响。点源透过率分析和像面照度仿真结果表明:水平方向和对角线方向上,视场外0.2°处点源透过率下降到10-5以下,竖直方向上,视场外0.04°处点源透过率下降到10-5以下;大气背景辐射和鬼像占像面总能量的1.35%。所提杂散光抑制方法满足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对杂散光抑制的技术要求。 |
关键词 | 应用光学 杂散光抑制 遮光罩设计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大气背景辐射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7358011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96406 |
专题 | 光谱成像技术研究室 |
通讯作者 | 冯玉涛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通讯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俊杰,孙剑,赵珩翔,等. 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杂散光特性与抑制[J]. 光子学报,2022,51(11). |
APA | 李俊杰.,孙剑.,赵珩翔.,畅晨光.,傅頔.,...&冯玉涛.(2022).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杂散光特性与抑制.光子学报,51(11). |
MLA | 李俊杰,et al."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杂散光特性与抑制".光子学报 51.11(2022).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杂散光特性与抑制_李(2407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限制开放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俊杰]的文章 |
[孙剑]的文章 |
[赵珩翔]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俊杰]的文章 |
[孙剑]的文章 |
[赵珩翔]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李俊杰]的文章 |
[孙剑]的文章 |
[赵珩翔]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