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 OpenIR  > 半导体激光器专利数据库
一种双内腔接触式n侧出光框架支撑结构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
其他题名一种双内腔接触式n侧出光框架支撑结构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
赵英杰; 刘学东; 万灵敏; 张建家; 侯立峰; 晏长岭; 冯源; 郝永芹; 李占国; 李特; 赵博; 戈红丽; 赵宇斯; 刘羽; 金国烈; 许鹏
2012-12-19
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公开日期2012-12-19
授权国家中国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摘要一种双内腔接触式n侧出光框架支撑结构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半导体激光器制造技术领域。相关的现有技术采用p型与n型电极均为内腔接触式的,但其电极只在p侧引入,以减少双侧DBR电阻。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p型与n型电极开在同一侧,其电极不可能制备成封闭环形,由于是半环型,电流的分配不对称,注入载流子诱发光子形成的光场分布不均匀。本发明提出的激光器结构, p型与n型电极在器件两侧,形成双内腔接触式结构,使注入电流绕过p型DBR和n型DBR直接进入有源区;同时n侧采用框架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形成n型电极窗口的刻蚀过程中,器件结构连接强度不足所造成的有源区崩落问题。
其他摘要一种双内腔接触式n侧出光框架支撑结构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半导体激光器制造技术领域。相关的现有技术采用p型与n型电极均为内腔接触式的,但其电极只在p侧引入,以减少双侧DBR电阻。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p型与n型电极开在同一侧,其电极不可能制备成封闭环形,由于是半环型,电流的分配不对称,注入载流子诱发光子形成的光场分布不均匀。本发明提出的激光器结构, p型与n型电极在器件两侧,形成双内腔接触式结构,使注入电流绕过p型DBR和n型DBR直接进入有源区;同时n侧采用框架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形成n型电极窗口的刻蚀过程中,器件结构连接强度不足所造成的有源区崩落问题。
主权项一种双内腔接触式n面出光框架支撑结构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包括: P型电极(1),p型DBR(2),p型欧姆接触层(3),氧化限制层(4),p型限制层(5),有源区(6),n型限制层(7),n型欧姆接触层(8),n型DBR(9),缓冲层(10),衬底(11),增透膜(12),n型电极(13),刻蚀区域(14),框架支撑结构(15)。
申请日期2012-09-14
专利号CN102832537A
专利状态失效
申请号CN201210341667.9
公开(公告)号CN102832537A
IPC 分类号H01S5/187 | H01S5/042
专利代理人刘玉仁
代理机构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文献类型专利
条目标识符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67075
专题半导体激光器专利数据库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英杰,刘学东,万灵敏,等. 一种双内腔接触式n侧出光框架支撑结构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 CN102832537A[P]. 2012-12-1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CN102832537A.PDF(449KB)专利 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英杰]的文章
[刘学东]的文章
[万灵敏]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英杰]的文章
[刘学东]的文章
[万灵敏]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英杰]的文章
[刘学东]的文章
[万灵敏]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