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CAS
离轴型全内反射棱镜阵列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方法 | |
其他题名 | 离轴型全内反射棱镜阵列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方法 |
周崇喜; 谢伟民; 郑春燕; 杜春雷; 郑国兴; 杨欢 | |
2005-08-10 | |
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公开日期 | 2005-08-10 |
授权国家 | 中国 |
专利类型 | 发明申请 |
摘要 | 离轴型全内反射棱镜阵列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方法,其特点在于:在光轴上采用具有不同位移的反射棱镜构成的光束分割阵列,使该棱镜的直角边与光轴垂直,准直后的线光束通过棱镜的第一垂直面后,被分割成数目相同的N段光束,进入棱镜内部达到45°反射面后,进入与第一个反射面互相垂直的第二个45°反射面,通过该面全反射后,从棱镜的另一个垂直面出射,由于各个棱镜有一定的位移差,被分割的光束产生旋转叠加后形成光束堆,使快轴方向的光斑尺寸增大了N倍,慢轴方向的光斑尺寸减小到原来的1/N,这样就实现了线光束到圆光束或正方形光束的变换。本发明具有调整容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
其他摘要 | 离轴型全内反射棱镜阵列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方法,其特点在于:在光轴上采用具有不同位移的反射棱镜构成的光束分割阵列,使该棱镜的直角边与光轴垂直,准直后的线光束通过棱镜的第一垂直面后,被分割成数目相同的N段光束,进入棱镜内部达到45°反射面后,进入与第一个反射面互相垂直的第二个45°反射面,通过该面全反射后,从棱镜的另一个垂直面出射,由于各个棱镜有一定的位移差,被分割的光束产生旋转叠加后形成光束堆,使快轴方向的光斑尺寸增大了N倍,慢轴方向的光斑尺寸减小到原来的1/N,这样就实现了线光束到圆光束或正方形光束的变换。本发明具有调整容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
主权项 | 离轴型全内反射棱镜阵列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光轴上采用具有不同位移的反射棱镜构成的光束分割阵列,使该棱镜的直角边与光轴垂直,准直后的线光束通过棱镜的第一垂直面后,被分割成数目相同的N段光束,进入棱镜内部达到45°反射面后,进入与第一个反射面互相垂直的第二个45°反射面,通过该面全反射后,从棱镜的另一个垂直面出射,由于各个棱镜有一定的位移差,被分割的光束产生旋转叠加后形成光束堆,使快轴方向的光斑尺寸增大了N倍,慢轴方向的光斑尺寸减小到原来的1/N,这样就实现了线光束到圆光束或正方形光束的变换。 |
申请日期 | 2005-02-07 |
专利号 | CN1651972A |
专利状态 | 失效 |
申请号 | CN200510011336 |
公开(公告)号 | CN1651972A |
IPC 分类号 | G02B5/04 | G02B27/09 | H01S5/00 |
专利代理人 | 刘秀娟 | 成金玉 |
代理机构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文献类型 | 专利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66438 |
专题 | 半导体激光器专利数据库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周崇喜,谢伟民,郑春燕,等. 离轴型全内反射棱镜阵列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方法. CN1651972A[P]. 2005-08-1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CN1651972A.PDF(518KB) | 专利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周崇喜]的文章 |
[谢伟民]的文章 |
[郑春燕]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周崇喜]的文章 |
[谢伟民]的文章 |
[郑春燕]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周崇喜]的文章 |
[谢伟民]的文章 |
[郑春燕]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