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CAS
透明陶瓷激光器 | |
其他题名 | 透明陶瓷激光器 |
陈竟斌; 江国健; 郝楠; 黄佳婧; 范研艳; 姜本学; 刘文斌; 张文照; 徐家跃; 潘裕柏 | |
2010-08-25 | |
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公开日期 | 2010-08-25 |
授权国家 | 中国 |
专利类型 | 发明申请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陶瓷激光器,在水平光轴上依次设置有LD端面泵浦源、耦合聚光镜、透镜、透明陶瓷、倍频晶体和输出镜;以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源,LD端面泵浦源为绿光激光器,其发出的泵浦光经耦合聚光镜和透镜后作用于激光陶瓷,激光陶瓷吸收泵浦光能量后受激辐射形成1064nm基频振荡光,基频光通过倍频晶体产生532nm倍频光经输出镜形成绿色激光,所述激光器的激光头尺寸为20×20×100mm,供电电源为5VDC,工作温度为15~35℃,光束直径<2mm,光束发散角<1mrad,连续波输出功率为0.35mW。本发明可以提高激光输出功率,有利于实现激光器的小型化。 |
其他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陶瓷激光器,在水平光轴上依次设置有LD端面泵浦源、耦合聚光镜、透镜、透明陶瓷、倍频晶体和输出镜;以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源,LD端面泵浦源为绿光激光器,其发出的泵浦光经耦合聚光镜和透镜后作用于激光陶瓷,激光陶瓷吸收泵浦光能量后受激辐射形成1064nm基频振荡光,基频光通过倍频晶体产生532nm倍频光经输出镜形成绿色激光,所述激光器的激光头尺寸为20×20×100mm,供电电源为5VDC,工作温度为15~35℃,光束直径<2mm,光束发散角<1mrad,连续波输出功率为0.35mW。本发明可以提高激光输出功率,有利于实现激光器的小型化。 |
主权项 | 一种透明陶瓷激光器,在水平光轴上依次设置有LD端面泵浦源(2)、耦合聚光镜(3)、透镜(5)、透明陶瓷(6)、倍频晶体(8)和输出镜(10);以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源,LD端面泵浦源(2)为绿光激光器,其发出的泵浦光经耦合聚光镜(3)和透镜(5)后作用于激光陶瓷(6),激光陶瓷(6)吸收泵浦光能量后受激辐射形成1064nm基频振荡光,基频光通过倍频晶体(8)产生532nm倍频光经输出镜(10)形成绿色激光,所述激光器的激光头尺寸为20×20×100mm,供电电源为5VDC,工作温度为15~35℃,光束直径<2mm,光束发散角<1mrad,连续波输出功率为0.35mW。 |
申请日期 | 2010-04-15 |
专利号 | CN101814691A |
专利状态 | 失效 |
申请号 | CN2010101479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4691A |
IPC 分类号 | H01S3/17 |
专利代理人 | 吴宝根 |
代理机构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文献类型 | 专利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65363 |
专题 | 半导体激光器专利数据库 |
作者单位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竟斌,江国健,郝楠,等. 透明陶瓷激光器. CN101814691A[P]. 2010-08-25.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CN101814691A.PDF(218KB) | 专利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竟斌]的文章 |
[江国健]的文章 |
[郝楠]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竟斌]的文章 |
[江国健]的文章 |
[郝楠]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陈竟斌]的文章 |
[江国健]的文章 |
[郝楠]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