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 OpenIR  > 半导体激光器专利数据库
一种高增益部分端面泵浦激光放大装置
其他题名一种高增益部分端面泵浦激光放大装置
黄文发; 潘龙; 王江峰; 范薇; 李学春
2019-07-30
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公开日期2019-07-30
授权国家中国
专利类型发明申请
摘要一种高增益部分端面泵浦板条激光放大装置,由脉冲种子光源、脉冲隔离单元、激光放大器单元和同步控制单元构成。其特点是通过改变待放大种子激光的偏振方向,使种子激光可以十几次甚至更多次通过Innoslab增益介质,克服了传统部分端面泵浦板条激光放大器只能单线程放大的问题,从而实现高增益放大,并提高最终的能量提取效率,同时在光路中加入法拉第旋光器,可以补偿在高重复频率条件下由热效应引起的退偏振效应,提高输出光束的光束质量。
其他摘要一种高增益部分端面泵浦板条激光放大装置,由脉冲种子光源、脉冲隔离单元、激光放大器单元和同步控制单元构成。其特点是通过改变待放大种子激光的偏振方向,使种子激光可以十几次甚至更多次通过Innoslab增益介质,克服了传统部分端面泵浦板条激光放大器只能单线程放大的问题,从而实现高增益放大,并提高最终的能量提取效率,同时在光路中加入法拉第旋光器,可以补偿在高重复频率条件下由热效应引起的退偏振效应,提高输出光束的光束质量。
主权项一种高增益部分端面泵浦板条激光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脉冲种子光源(1)、脉冲隔离单元(2)、激光放大器单元(3)和同步控制单元(4)构成: 所述的脉冲隔离单元(2),沿脉冲种子光源(1)发出的脉冲激光方向依次包括第一薄膜偏振片(5)、第一法拉第旋转器(6)、半波片(7)第二薄膜偏振片(8); 所述的激光放大器单元包括一个光学线性腔和泵浦注入部分:由依次的第一腔镜(9)、所述的第二薄膜偏振片(8)、第一反射镜(10)、Innoslab增益介质(11)、第二反射镜(12)、第二法拉第旋转器(13)、第二腔镜(14)构成激光放大装置线性腔,所述的第二薄膜偏振片(8)为激光脉冲的输入端口,所述的第一薄膜偏振片(5)为激光脉冲的输出端口,所述的泵浦注入部分包括:第一激光二极管阵列(15)和第二二极管阵列(16)发出的激光分别从两侧依次经过第一光束整形器件(17)、第一反射镜(10)和第二光束整形器件(18)、第二反射镜(12)照射至所述的Innoslab增益介质(11)。 所述的同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脉冲种子光源(1)、第一激光二极管阵列(15)和第二激光二极管阵列(16)的控制端相连,同步控制激光脉冲。
申请日期2019-04-19
专利号CN110071420A
专利状态申请中
申请号CN201910315988.3
公开(公告)号CN110071420A
IPC 分类号H01S3/10 | H01S3/0941 | H01S3/06 | H01S3/042 | H01S3/081 | H01S3/16 | H01S3/17 | G02F1/09
专利代理人张宁展
代理机构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文献类型专利
条目标识符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56217
专题半导体激光器专利数据库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文发,潘龙,王江峰,等. 一种高增益部分端面泵浦激光放大装置. CN110071420A[P]. 2019-07-3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CN110071420A.PDF(309KB)专利 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黄文发]的文章
[潘龙]的文章
[王江峰]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黄文发]的文章
[潘龙]的文章
[王江峰]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黄文发]的文章
[潘龙]的文章
[王江峰]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