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 OpenIR  > 半导体激光器专利数据库
可溯源超外差式精测尺混合激光器测距装置与方法
其他题名可溯源超外差式精测尺混合激光器测距装置与方法
杨宏兴; 谭久彬; 胡鹏程
2016-10-12
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开日期2016-10-12
授权国家中国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摘要可溯源超外差式精测尺混合激光器测距装置与方法属于相位激光测距技术,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尺生成单元、激光移频单元、扩束准直镜组、测量光路及电路单元;其测距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开启频率基准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步骤二、一束作为参考激光束,另一束作为测量激光;步骤三、以作为精测尺;步骤四、以作为粗测尺;步骤五、移动测量角椎棱镜至目标端,分别得到精测尺与粗测尺的相位差φ1和φ2,最后通过公式得到被测距离值;本发明解决了相位激光测距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兼顾大功率、多测尺同步性与可溯源性的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的问题,具有测距灵活性高、测距步骤简单、测量效率高、稳定性和实时性强的特点。
其他摘要可溯源超外差式精测尺混合激光器测距装置与方法属于相位激光测距技术,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尺生成单元、激光移频单元、扩束准直镜组、测量光路及电路单元;其测距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开启频率基准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步骤二、一束作为参考激光束,另一束作为测量激光;步骤三、以作为精测尺;步骤四、以作为粗测尺;步骤五、移动测量角椎棱镜至目标端,分别得到精测尺与粗测尺的相位差φ1φ2,最后通过公式得到被测距离值;本发明解决了相位激光测距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兼顾大功率、多测尺同步性与可溯源性的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的问题,具有测距灵活性高、测距步骤简单、测量效率高、稳定性和实时性强的特点。
主权项一种可溯源超外差式精测尺混合激光器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测尺生成单元(1)、激光移频单元(2)、扩束准直镜组(3)和测量光路及电路单元(4)组成,测尺生成单元(1)发出的激光输出到激光移频单元(2)的输入端,激光移频单元(2)中的七号分光镜(43)输出的一路激光通过扩束准直镜组(3)输出到测量光路及电路单元(4)中的六号偏振分光镜(56)的一个输入端,激光移频单元(2)中的七号分光镜(43)输出的另一路激光直接输入到测量光路及电路单元(4)中的八号反射镜(44)的输入端; 所述测尺生成单元(1)的结构是:频率基准激光器(5)发射的激光束到达分光器(6)的输入端,分光器(6)的第一个输出端连接一号分光镜(7)的一个输入端,一号分光镜(7)的输出端连接二号光电探测器(12)的输入端,分光器(6)的第二个输出端连接二号分光镜(8)的一个输入端,二号分光镜(8)的输出端连接一号光电探测器(11)的输入端,一号光电探测器(11)和二号光电探测器(12)的输出端都连接单片机(14)的输入端,单片机(14)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半导体稳频控制器(13)的输入端,半导体稳频控制器(1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一号半导体激光器(16)和二号半导体激光器(17)的输入端,He-Ne稳频激光器(15)的输出端连接一号偏振片(20)的输入端,一号半导体激光器(16)的输出端连接四号分光镜(18)的输入端,四号分光镜(18)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二号分光镜(8)的输入端,四号分光镜(18)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二号偏振片(21)的输入端,二号偏振片(21)的输出端连接五号分光镜(19)的一个输入端,二号半导体激光器(17)的输出端连接三号分光镜(9)的输入端,三号分光镜(9)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三号偏振片(22)的输入端,三号分光镜(9)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一号分光镜(7)的另一个输入端,三号偏振片(22)的输出端通过一号反射镜(10)连接五号分光镜(19)的另一个输入端; 所述激光移频单元(2)的结构是:测尺生成单元(1)中的一号偏振片(20)的输出端连接三号激光移频器(41)的一个输入端,三号激光移频器(41)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三号DDS信号源(40)的输出端,三号激光移频器(41)的输出端连接七号反射镜(42)的输入端,七号反射镜(42)的输出端连接六号分光镜(31)的一个输入端,六号分光镜(31)的输出端连接七号分光镜(43)的一个输入端,测尺生成单元(1)中的五号分光镜(19)的输出端连接一号偏振分光镜(23)的输入端,一号偏振分光镜(23)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一号半波片(24)的输入端,一号半波片(24)的输出端连接二号偏振分光镜(25)的输入端,二号偏振分光镜(25)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三号偏振分光镜(30)的一个输入端,二号偏振分光镜(25)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二号反射镜(26)的输入端,二号反射镜(26)的输出端连接一号激光移频器(28)的一个输入端,一号DDS信号源(27)的输出端连接一号激光移频器(28)的另一个输入端,一号激光移频器(28)的输出端连接三号反射镜(29)的输入端,三号反射镜(29)的输出端连接三号偏振分光镜(30)的另一个输入端,三号偏振分光镜(30)的输出端连接六号分光镜(31)的另一个输入端,六号分光镜(31)的输出端连接七号分光镜(43)的一个输入端,一号偏振分光镜(23)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四号反射镜(32)的输入端,四号反射镜(32)的输出端经过二号半波片(33)连接四号偏振分光镜(34)的输入端,四号偏振分光镜(34)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五号偏振分光镜(39)的一个输入端,四号偏振分光镜(34)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五号反射镜(35)的输入端,五号反射镜(35)的输出端连接二号激光移频器(37)的一个输入端,二号DDS信号源(36)的输出端连接二号激光移频器(37)的另一个输入端,二号激光移频器(37)的输出端连接六号反射镜(38)的输入端,六号反射镜(38)的输出端连接五号偏振分光镜(39)的另一个输入端,五号偏振分光镜(39)的输出端连接七号分光镜(43)的另一个输入端; 所述测量光路及电路单元(4)的结构是:激光移频单元(2)中的七号分光镜(43)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八号反射镜(44)的输入端,八号反射镜(44)的输出端连接八号分光镜(45)的输入端,八号分光镜(45)的一个输出端通过四号偏振片(46)与三号光电探测器(47)的输入端连通,三号光电探测器(47)的输出端连接一号低通滤波器(48)的输入端,一号低通滤波器(48)的输出端连接一号混频器(49)的一个输入端,四号DDS信号源(50)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一号混频器(49)的另一个输入端,一号混频器(49)的输出端连接一号鉴相器(51)的一个输入端,八号分光镜(45)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五号偏振片(52)与四号光电探测器(53)的输入端连通,四号光电探测器(53)的输出端连接二号低通滤波器(54)的输入端,二号低通滤波器(54)的输出端连接二号鉴相器(55)的一个输入端,扩束准直镜组(3)的输出端连接六号偏振分光镜(56)的一个输入端,六号偏振分光镜(56)的一个输出端通过一号四分之一波片(57)与九号反射镜(58)的输入端连通,九号反射镜(58)的输出端通过一号四分之一波片(57)与六号偏振分光镜(56)的一个输入端连通,六号偏振分光镜(56)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二号四分之一波片(59)与十号反射镜(60)的输入端连通,十号反射镜(60)的输出端通过二号四分之一波片(59)与六号偏振分光镜(56)的另一个输入端连通,六号偏振分光镜(56)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九号分光镜(61)的一个输入端,九号分光镜(61)的一个输出端通过六号偏振片(62)与五号光电探测器(63)的输入端连通,五号光电探测器(63)的输出端连接三号低通滤波器(64)的输入端,三号低通滤波器(64)的输出端连接三号混频器(65)的一个输入端,四号DDS信号源(50)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三号混频器(65)的另一个输入端,三号混频器(65)的输出端连接一号鉴相器(51)的另一个输入端,九号分光镜(61)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七号偏振片(66)与六号光电探测器(67)的输入端连通,六号光电探测器(67)的输出端连接四号低通滤波器(68)的输入端,四号低通滤波器(68)的输出端连接二号鉴相器(55)的另一个输入端。
申请日期2014-08-28
专利号CN104133207B
专利状态授权
申请号CN201410263577.1
公开(公告)号CN104133207B
IPC 分类号G01S11/12
专利代理人-
代理机构-
文献类型专利
条目标识符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44845
专题半导体激光器专利数据库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宏兴,谭久彬,胡鹏程. 可溯源超外差式精测尺混合激光器测距装置与方法. CN104133207B[P]. 2016-10-1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CN104133207B.PDF(243KB)专利 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宏兴]的文章
[谭久彬]的文章
[胡鹏程]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宏兴]的文章
[谭久彬]的文章
[胡鹏程]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宏兴]的文章
[谭久彬]的文章
[胡鹏程]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