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 OpenIR  > 半导体激光器专利数据库
一种可改善出光发散角的对接型半导体激光器
其他题名一种可改善出光发散角的对接型半导体激光器
师宇晨; 潘彦廷; 李马惠; 穆瑶; 卫思逸; 赵小亮; 杨旗; 韦盼; 杨亚楠; 杨英
2018-04-27
专利权人陕西源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期2018-04-27
授权国家中国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改善出光发散角的对接型半导体激光器,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上表面的量子阱,量子阱出光端对接生长有晶体外延生长InP,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增加激光器芯片的阈值电流的前提下,通过在传统边射型激光器端面长一层15um宽的InP(磷化铟),从而可以减少出光发散角,使远场光场变小,提高耦光效率,同时由于量子阱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量子阱区的光局限因子也不改变,因此激光器芯片的阈值电流也不会增加。此结构借由晶体二次外延技术得以实现,解决了传统边射型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为了实现低的阈值电流,通常会使光尽可能多的被束缚在量子阱(铟镓砷磷)区,但光在量子阱区被束缚的越强烈,在激光器出光端面,形成的发散角就会越大,远场光场就越大,导致耦光率降低的问题。
其他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改善出光发散角的对接型半导体激光器,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上表面的量子阱,量子阱出光端对接生长有晶体外延生长InP,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增加激光器芯片的阈值电流的前提下,通过在传统边射型激光器端面长一层15um宽的InP(磷化铟),从而可以减少出光发散角,使远场光场变小,提高耦光效率,同时由于量子阱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量子阱区的光局限因子也不改变,因此激光器芯片的阈值电流也不会增加。此结构借由晶体二次外延技术得以实现,解决了传统边射型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为了实现低的阈值电流,通常会使光尽可能多的被束缚在量子阱(铟镓砷磷)区,但光在量子阱区被束缚的越强烈,在激光器出光端面,形成的发散角就会越大,远场光场就越大,导致耦光率降低的问题。
授权日期2018-04-27
申请日期2017-06-12
专利号CN207282905U
专利状态授权
申请号CN201720677164.7
公开(公告)号CN207282905U
IPC 分类号H01S5/34 | H01S5/343
专利代理人徐文权
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文献类型专利
条目标识符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40767
专题半导体激光器专利数据库
作者单位陕西源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师宇晨,潘彦廷,李马惠,等. 一种可改善出光发散角的对接型半导体激光器. CN207282905U[P]. 2018-04-2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CN207282905U.PDF(103KB)专利 开放获取CC BY-NC-SA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师宇晨]的文章
[潘彦廷]的文章
[李马惠]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师宇晨]的文章
[潘彦廷]的文章
[李马惠]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师宇晨]的文章
[潘彦廷]的文章
[李马惠]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