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CAS
化合物半导体元件的封装模块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
其他题名 | 化合物半导体元件的封装模块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曾文良; 陈隆欣; 郭子毅 | |
2011-12-21 | |
专利权人 |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公开日期 | 2011-12-21 |
授权国家 | 中国 |
专利类型 | 授权发明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化合物半导体元件的封装模块结构,其包含一散热薄层、一介电层、多个化合物半导体裸片、一将该半导体裸片固接于该散热薄层的手段以及一透明胶材。散热薄层为连续层。所述介电层包含多个开口,形成于该散热薄层上。多个化合物半导体裸片位于该介电层的多个开口中的散热薄层上,且相邻的两化合物半导体裸片由该介电层分隔。透明胶材包覆所述多个化合物半导体裸片。除了提供薄型化的应用外,本发明的化合物半导体封装模块结构的整个下表面均为散热薄层,可有效逸散化合物半导体元件所发出的热,增加散热速率,进而增加化合物半导体的亮度、热稳定度及使用寿命。 |
其他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化合物半导体元件的封装模块结构,其包含一散热薄层、一介电层、多个化合物半导体裸片、一将该半导体裸片固接于该散热薄层的手段以及一透明胶材。散热薄层为连续层。所述介电层包含多个开口,形成于该散热薄层上。多个化合物半导体裸片位于该介电层的多个开口中的散热薄层上,且相邻的两化合物半导体裸片由该介电层分隔。透明胶材包覆所述多个化合物半导体裸片。除了提供薄型化的应用外,本发明的化合物半导体封装模块结构的整个下表面均为散热薄层,可有效逸散化合物半导体元件所发出的热,增加散热速率,进而增加化合物半导体的亮度、热稳定度及使用寿命。 |
授权日期 | 2011-12-21 |
申请日期 | 2008-10-29 |
专利号 | CN101728370B |
专利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0810173837.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370B |
IPC 分类号 | H01L25/00 | H01L23/367 | H01L23/31 | H01L21/50 | H01L21/60 | H01L21/56 |
专利代理人 | - |
代理机构 | - |
文献类型 | 专利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39199 |
专题 | 半导体激光器专利数据库 |
作者单位 |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曾文良,陈隆欣,郭子毅. 化合物半导体元件的封装模块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28370B[P]. 2011-12-2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CN101728370B.PDF(559KB) | 专利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曾文良]的文章 |
[陈隆欣]的文章 |
[郭子毅]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曾文良]的文章 |
[陈隆欣]的文章 |
[郭子毅]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曾文良]的文章 |
[陈隆欣]的文章 |
[郭子毅]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