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板用微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 |
其他题名 | 微通道板用微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
许彦涛![]() ![]() ![]() ![]() ![]() | |
2018-11-16 | |
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公开日期 | 2018-11-16 |
授权国家 | 中国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产权排序 | 1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板用微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目的是改进微通道板基板的材料成分,提高微孔尺寸的一致性和内壁的光滑度,进而可以大大提高微通道板的增益、寿命、噪声等性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通道板用微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即首先采用正六边形玻璃棒和玻璃管拉制出玻璃毛细管和毛细玻璃棒,将毛细管排成六边形复丝棒,再将复丝棒拉成一次复丝,然后将一次复丝排成二次复丝棒,将二次复丝棒拉成二次复丝,将二次复丝和毛细玻璃棒排成三次复丝棒,最后用熔压炉熔压成型,经切割、抛光后得到微通道板基板。 |
主权项 | 一种微通道板用微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外接圆直径为20-40mm的正六边形玻璃棒(1)和玻璃管(2)分别拉制成外接圆直径为0.5-2.5mm的正六边形毛细玻璃棒(3)和毛细玻璃管(4); 2)将步骤1)中拉制的毛细玻璃管(4)在六边形排丝模具中紧密堆积排列成外接圆直径为20-45mm的正六边形复丝棒(5); 3)将复丝棒(5)拉制成外接圆直径为0.5-2.5mm的正六边形一次复丝(6); 4)将一次复丝(6)在六边形排丝模具中紧密排列成外接圆直径为10-25mm的正六边形二次复丝棒(7); 5)将二次复丝棒(7)用拉丝塔拉制成外接圆直径为0.5-2.5mm的正六边形二次复丝(8); 6)将步骤1)中拉制的毛细玻璃棒(3)和二次复丝(8)在六边形排丝模具中排成外接圆直径为10-30mm的正六边形三次复丝棒(9),所述三次复丝棒(9)的外部为步骤1)中拉制的毛细玻璃棒(3),内部为二次复丝(8); 7)将三次复丝棒(9)放入熔压炉中熔压,保温后得到正六边形成型复丝棒(10),所述熔压炉熔压时的熔压温度为650-740℃; 8)将成型复丝棒(10)切割成片,经研磨抛光后得到微通道板基板(11)。 |
授权日期 | 2018-11-16 |
申请日期 | 2018-05-24 |
专利号 | CN201810510267.3 |
语种 | 中文 |
专利状态 | 申请中 |
申请号 | CN201810510267.3 |
PCT属性 | 否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1565A |
IPC 分类号 | C03B37/018 ; C03B37/025 |
专利代理人 | 陈广民 |
代理机构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文献类型 | 专利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30939 |
专题 | 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室 热控技术研究室_其它单位_其它部门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许彦涛,郭海涛,陆敏,等. 微通道板用微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CN201810510267.3[P]. 2018-11-1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2018105102673.pdf(996KB) | 专利 | 限制开放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许彦涛]的文章 |
[郭海涛]的文章 |
[陆敏]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许彦涛]的文章 |
[郭海涛]的文章 |
[陆敏]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许彦涛]的文章 |
[郭海涛]的文章 |
[陆敏]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