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CAS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研究 | |
张砺佳 |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马彩文 |
2007-05-25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学位专业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关键词 | 图像编码 小波变换 Ezw Spiht Fpga Dsp |
摘要 | 图像信息丰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来源,但是图像数据量很大。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应用迫切地需要对庞大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图像编码长期以来主要利用离散余弦变换(DCT)作为变换编码的主要技术,然而利用DCT变换存在明显的方块效应,而且要进一步提高压缩性能很困难。小波变换由于具有能够有效地描述非平稳信号的独特优点而成为当前图像压缩编码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技术。本文首先对图像的特性及进行压缩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传统压缩编码方法进行了比较和综述,针对小波变换图像信号的特点,对小波变换在数字图像压缩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根据小波变换理论,在介绍了嵌入式编码及渐进传输的思想之后,详细介绍了两种经典的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算法EZW和SPIHT,并进一步讨论了每种算法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一种低内存消耗的无表零树编码算法,该算法以SPIHT算法为基础,改进了其零树结构,通过引入提升小波变换并结合LZC算法的标志位图思想,在保证恢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算法的内存需求量,提高了编解码速度,为该算法的硬件实现提供了保障;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时图像小波压缩系统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各自芯片的优良特性,合理地设计了FPGA与DSP之间的数据通道,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数据吞吐能力,能够较好地满足实时DWT算法巨大运算量的需求。通过分析证明该方案完全可以胜任图像数据率很高情况下的实时小波压缩。 |
学科领域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页数 | 84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12102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0年前)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砺佳.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研究[D].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7.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10001_20042801422704(3299KB) | 限制开放 | --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砺佳]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砺佳]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砺佳]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